首页

跪下用嘴做夫妻主

时间:2025-05-28 21:07:58 作者:扎堆隧道打卡拍照?莫拿生命换“出片” 浏览量:94828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上海新华路隧道成为网红拍照打卡点。有网红博主在夜晚进入这条明令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的隧道,只为拍出“王家卫风”的照片。而在社交平台搜索“电影感隧道拍照”“复古港风”等,均有不少“指路教程”。照片中,打卡者在新华路隧道两侧应急人行通道中,全然不顾边上驶过相距不到半米的车辆。更有人选择坐在应急人行通道上,双脚踏入机动车道内。对此,上海交管部门已展开专项整治。

  光影交错、车流穿梭、幽暗深邃……夜晚的隧道确实自带电影的“氛围感”,然而也正是因为灯光昏暗,驾驶人视线不清晰,稍不留神就会酿成交通事故。这些网红博主为了蹭热度、博流量以身犯险,不仅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也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危及他人生命安全。

  一段时间以来,拿生命“凹造型”的争议事件屡见报端,有人为吸引眼球,坐在悬空伸出悬崖的“试胆石”上拍照;有人不顾交通安全警示牌,直接躺在“网红公路”中间拍照;还有人醉心未经开发的“野生景区”,只为求得一组惊艳朋友圈的照片……

  明知道涉险拍摄害人害己,为何总有人无视规劝,铤而走险?以此次隧道打卡事件为例,这里面,首先是“流量至上”在作祟。纵观各路“教程”不难发现,博主们往往会细致标注“最佳机位”“最佳拍摄时间”和“最王家卫”式的后期参数等出片“要领”,却对明晃晃的“禁止行人通行”等交通标志绝口不提。而社交平台虽标注了“危险行为、请勿模仿”,但那小小一行的提示字样极易被忽略,不足以让公众意识到其中暗藏的风险。

  此外,打卡拍照的潮流之下,很多网友抱有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别人的社交平台都是“精装修”,自己也得跟上潮流;夜里车辆不多,“就拍几分钟出不了啥事儿”……殊不知,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类似的心态很容易将自己推向险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要记录生活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在绞尽脑汁想构图、比姿势的同时,也要有底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守法”这根弦儿。若是拿生命作赌注,出片一旦变“出事”,对个人对家庭而言都是终身的遗憾。

  及时遏制这种危险行为,需要动员多方力量,构建更全面的治理体系。一方面,对于网红博主漠视公共安全、诱导涉险拍摄的行为,相关平台要进行有效约束,加强审核力度,及时切断传播链条,对违反规定、屡禁不止的账号予以封禁,并强化相关风险提示、安全提示。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畅通群众举报通道,制定应急预案,对在危险地段“扎堆打卡”的市民及时进行疏散。当然,最重要的是,公众自身应理性看待“网红打卡”,对无视安全的冒险行为做到不点赞、不跟风、不传播。

  对于网红博主来说,不是什么流量都能蹭;对于你我来说,再美的照片,也不值得用生命去换取。期待治理手段不断创新,推动规则意识入脑入心,让“打卡”成为记录美好生活的窗口,而非公共安全的漏洞。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为艺术人才赋能 北京演艺集团启动第五届“人才演出季”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致辞中说,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峰会并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我们在阿斯塔纳举办人文交流活动。托卡耶夫总统为活动发来贺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哈人民世代友好的珍贵情谊。慎海雄表示,作为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哈两国人文交流,曾多次报道中哈两位音乐家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在阿拉木图相识相知,结下跨越国界的兄弟情谊的故事。相信此次启播中哈合拍纪录片《共同的梦想》并展开多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和心灵交流,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宁夏:2025年起电动自行车“上户口”后方可上路行驶

11月16日,周六,气温适宜。“95后”姑娘小姜来到南京江北新区盘城街道,参加“骑遇盘城”单车露营大会暨乡村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原本,这场比赛将会是小姜的一段美好回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赛道上突然出现的一根风筝线打破了这美好的一天。

2024年全国两会 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央广网天津2月19日消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当一趟趟列车的轻盈身影在广袤平原上划出一道道银色弧线,京津冀三地被悄然连接在一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10年来,交通一体化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加速奔跑,一个又一个关于京津冀的故事相继上演。

漫评: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春天

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曾在上海舞台上饰演“小C”一角的玛妮·拉布,在本轮国际巡演中以“吉瑞夫人”的形象重新亮相。玛妮·拉布感慨道:“20年后再次走进上海大剧院,很高兴与大家再次见面。这座城市的变化很大,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高微重力、变重力沸腾、微生物研究……来看“神十七”乘组在太空做实验

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中,我国首创的生物医学领域的大科学工程——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已经投入试运行。目前,设备陆续进场,整体布局日益完善,将可提供从生物分子到人体的全尺度多模态成像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